客家民间葬礼风俗,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客家人的信仰、价值观和审美情趣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这些风俗也在不断地传承与演变。
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中原汉民的传统,相信灵魂不死,重视福、寿、孝、丧礼讲究排场,特别重视风水。他们认为,逝者的灵魂需要得到妥善安置,才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。
在病人弥留之际,子孙亲属会环绕床前,注意病人变化。当病人停止呼吸时,全体跪下,放声号哭,称之为“过世”。此时,子孙应取瓦钵,带着香、纸、钱币等,走到附近溪河,丢入水中,以示对逝者的告别。
病人逝世后,家人会用买来的“水”为逝者梳洗,白布裹身,换上新衣。随后,将逝者移至厅堂,请来亲房长老,向其下跪哭泣。长老好言抚慰,并出面安排料理逝者后事。
择定安葬日期、时辰后,家人要告知亲友,对内亲要派专人报丧。若逝者是已婚嫁生育的女性,依例须由其子孙中的一个亲往其娘家报丧,且报丧人不可直接进屋,而须跪于门旁,等待主人出迎时方哭诉之。
为逝者入殓时,家人会为其穿上寿衣,摆上灵堂,供亲朋好友前来吊唁。灵堂从里往外依次是灵柩、牌位、香案,香案上点燃香烛,摆上供品。灵堂上方会挂上遗像,遗像跟前有大字楷书“奠”字和一副挽联。
在出殡前,会举行摔盆仪式。摔盆者独自跪在盆子旁边,其他孝子一字排开围成半圆跪在棺材前哭丧。当执事人喊道“孝子准备起轿”时,所有孝子即刻起身,摔盆者高举盆子用力摔向石头,寓意逝者灵魂得以安息,吉祥如意。
在广东梅州五华等客家地区,土葬形式较为普遍。其中,记坩习俗独具特色。在葬礼结束后,家属会在墓碑前摆放记坩,以示对逝者的纪念和怀念。
客家民间葬礼风俗,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客家人的信仰和价值观,也承载着他们对逝者的哀思和寄托。在传承与变迁中,这些风俗将继续发扬光大,成为客家文化的一张名片。
本文由网友投稿于2025-05-17 00:23:54发表在本站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版权说明:以上内容若有侵权请联系:diytougao@qq.com 处理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0591banjiawang.com/yunshi/19300.html
上一篇
亲人去世风俗一个月